安全生產事故緊急應變救援管理方案
1.目的
為保障公司員工生命﹑廠部設備﹑財產安全﹑預防意外災害發(fā)生特制訂緊急應變救援管理辦法,以使發(fā)生災害時,將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2.適用范圍
凡公司范圍內均適用之。
3.參考數(shù)據(jù)
3.1.緊急應變救援架構表:應變總指揮
(總務部經理)
疏散組
救災組
搶救組
通報組
后勤組
工程部
消防隊員
各部門
后勤部
總務部
3.2.緊急應變編組人員職責
3.2.1.緊急應變總指揮
a.負責掌握意外災害狀況。
b.推動緊急應變架構各組工作之發(fā)揮。
c.決定與宣布解除警報狀態(tài)。
d.決定與解除疏散。
3.2.2.疏散組:指揮現(xiàn)場人員按逃生路線迅速疏散,疏散組﹑搶救組和救災組組員不可同時兼任。
3.2.3.救災組:負責火災、水災、爆炸、化學品泄漏、傷害等事宜之控制處理與支配,對傷患之緊急救助與支持協(xié)助之安排。救災組組員由各部門確定人選并于總務部備案,其組員數(shù)量不得低于其部門員工數(shù)量的2%。各部門在確定救災組組員時須力求組員平均分配于其部門之各區(qū)域,并針對上班及假日進行合理分配。救災組組員如有調離本部門,則須隨時補充更新,每年的6月及12月各救災組組長須向總務部通報本組組組員名單并備案。總務部籍此名單對照各部門人力狀況以確保各救災組人數(shù)充足。
3.2.4.搶救組:
a.搶救待援同仁
b.搶救傷員、機器設備﹑產品及物料。搶救組組員由各部門確定人選并于總務部備案,其組員數(shù)量不得低于其部門員工數(shù)量的2%。各部門在確定搶救組組員時須力求組員平均分配于其部門之各區(qū)域,并針對上班及假日進行合理分配。搶救組組員如有調離本部門,則須隨時補充更新。每年的6月及12月各搶救組組長須向總務部通報本組組員名單并備案??倓詹考嗣麊螌φ崭鞑块T人力狀況以確保各搶救組人數(shù)充足。
3.2.5.后勤組:實施車輛調配及后勤供應,事件后負責現(xiàn)場的善后處理及清潔﹑器材之補充。
3.2.6.通報組:事件發(fā)生時負責向指揮部通報,報警。
3.2.7.救災組﹑搶救組名單由各部門分別提供給總務部及工程部,總務部審核備案后,附于<應變小組人員連絡資料>并及時以郵件形式公布于各部門,以便于緊急事件時通報。
4.定義:緊急應變時機:停電﹑停水﹑火災﹑水災﹑大火爆炸﹑化學品泄漏﹑空氣質量嚴重惡化﹑集體性食物中毒、觸電等。
5.作業(yè)內容:
5.1.停電:指電力系統(tǒng)瞬間跳閘或長時間斷電不能供電.
1.瞬間停電:指電力系統(tǒng)瞬間跳電,電瞬間恢復正常者。
對策:
a.工程部電工組人員應全面檢查各項電力系統(tǒng)供應是否正待常,如有異常應確實做必要檢修時,可請求供電所局部停電修理。
b.有災害發(fā)生之處,工程部應及時報告上級,同時口頭或廣播要求現(xiàn)場人員疏散。
c.人員疏散后,電工組人員按照停電狀況處理程序處理。
d.工程部處理將此次停電報告上級,資料備查。
2.長時間停電:指長時間斷電后設備設施不能正常運轉時。
對策:
a.在安全情況下,盡力搶救本公司產品與設備,調查真正停電的原因。
b.緊急照明燈自動開亮,以便維持現(xiàn)場秩序。
c.迅速調查事故原因,迅速修復、恢復生產,減少其損失。
5.2.停水:停水一小時以上,空調空壓機無水供應停止運轉,停水4小時以上,總務部要接洽臨近單位以水車供應水源,于停水期間檢查水槽,管閥開關是否關閉,待自來水公司供應水源再依次開閥供應各區(qū)水源。
5.3.火災:指任何人或工業(yè)上疏失所引發(fā)的火源,而造成公司設備財產的損失。
5.3.1.人為引起的火災:可能是吸煙或切割作業(yè)引燃造成災害。
對策:
a.公司范圍內一律禁止吸煙。
b.切割作業(yè)應做好防火措施,隔離可燃物,工作地點附近備滅火器材。
c.追查人為起火原因及責任,嚴格督導改善。
5.3.2.設備引起的火災:電器設備、倉庫、生產設備因事故
引起燃燒。
對策:
a.加強設備維護、檢修,使作業(yè)者均會使用火器。
b.起小火時現(xiàn)場作業(yè)人員立即將就近取滅器,以防火災漫延擴大。
c.若火勢因電器引起漫延,應緊急斷電,救災組人員前往以消防水帶,用水灌救(電氣火警緊急通知工程部斷電),化學品滅火需由專業(yè)人員或消防隊進行。
d.若本公司救災組無法消滅或控制火勢時,立即電話通知工程部斷電并立即電話119通知陳村消防隊派消防車滅火,保安隊管制引導火警現(xiàn)場。
e.本公司總務部,工程部,現(xiàn)場責任主管及消防隊共同調查起火原因,研討本公司消防安全改善事項,并書面報告上級主管。
5.4.水災:是指洪水期間,大堤缺堤,漫堤及大風雨而造成公司設備﹑財產的損失。
5.4.1.缺堤﹑漫堤:可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及人員的傷亡。
對策:
a.洪水在超過警戒水位時,就立即把各建筑物底層和外圍門口用沙包封堵。
b.組織落實各防洪救災隊,報告汛情并要求各隊員做到隨傳隨到。
c.洪水超過近年最高水位時,立即將可轉移的產品,設備轉移到高處或暫墊高。
d.當政府宣布全鎮(zhèn)進入緊急狀態(tài)時,公司立即停產或半停產,與救災無關人員先全部搬到工廠或宿舍樓的二樓以上,不許到其它地方,公司主要相關人員24小時值班應變。
5.4.2.大風雨可造成短暫時的水災,并能給公司帶來部分的財產損失。
對策:
a.在大風雨來臨前將所有的下水道渠清理一次。
b.將在露天的物資轉移到屋內或用帆布蓋好。
c.將有危險的區(qū)域用繩子﹑鐵絲栓好固緊。
d.將所有窗、門關好。
5.5.大火爆炸
5.5.1.公司應迅速指揮并協(xié)助所有員工疏散。
5.5.2.立即至安全區(qū)域集合待命,并打119電話至陳村消防隊請求協(xié)助。
5.5.3.救災組人員協(xié)助消防隊滅火。
5.5.4.對于爆炸物應遠離或隔離易燃爆炸物品,如鋼瓶、化學品、溶劑等。
5.5.5.有毒害液體千萬不要讓皮膚接觸,以免中毒或受傷,應請救援小組人員專業(yè)處理,清理災害現(xiàn)場。
5.6.化學品泄漏:是指裝有有害化學品之容器傾倒時滴落或泄漏,會產生有害的液體或氣味。
對策:
a.如發(fā)生化學品輕微泄漏,應快速用木屑和碎布等將化學品圍堵或吸附,用過的木屑和碎布應密封包裝并送總務部處理。
b.如發(fā)生較大規(guī)模泄漏,控制一定范圍內不準人進入,無法及時處理,應立即發(fā)出警報交由公司工程部和總務部處理并撥打119報警。
c.不能與皮膚直接接觸,用口罩、手巾、布或防毒器具作防毒措施。
5.7.空氣質量嚴重惡化:指公司范圍內因發(fā)生事故或其它突然性事件(如化學品泄漏等),排放和泄漏有毒有害氣體或放射性物資,造成空氣指數(shù)急速變壞,并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空氣。
對策:
a.發(fā)現(xiàn)者須及時向部門最高主管報告,嚴重時,可直接撥打119報警。
b.部門最高主管接報后,須立即作出緊急應變措施,要求員工戴上口罩或防毒面具,并迅速指揮員工撤離現(xiàn)場。
c.部門之救災組及搶救組成員應立即關閉車間的抽風系統(tǒng),打開門窗,使污染空氣盡快散發(fā),然后找出污染源進行治理。
d.污染源治理完畢后,由后勤組清理災害現(xiàn)場。
5.8.集體性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后出現(xiàn)的急性、亞急性食源性疾患。
對策:
a.立即將中毒者送往就近醫(yī)院救治,通知所有已食用有毒物或水源之員工到醫(yī)院檢查。
b.報告公司應變指揮機構,封鎖食堂或飲用水源,并由總務部在毒物產生之源頭可疑物質保護監(jiān)控,貼警示標志,防止中毒范圍擴大。
c.同時向順德區(qū)疾病控制中心報告,進行檢查,并通知陳村鎮(zhèn)工業(yè)園管理辦公室。
d.疑為人為投毒事件者,向公安機關報案。
5.9.觸電
5.9.1:當發(fā)生人身觸電事故時,值班人員應不經聯(lián)系立即斷開與觸電者的有關設備電源開關或保險;使用相應的絕緣物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挑開帶電導線;現(xiàn)場條件允許時,可采用短路法使熔絲熔斷或開關跳閘;總之,盡量使觸電者盡早脫離電源,然后根據(jù)觸電者的具體情況,同時進行現(xiàn)場觸電急救。
5.9.2:當觸電者呼吸停止后應用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急救方法,其操作步驟是:
a: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褲帶等解松,取出口腔內雜物。
b:使觸電者仰臥,頭部充分后仰,鼻孔朝上。
c:使觸電者鼻孔(或口)緊閉,救護人深吸一口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或鼻)內吹氣,為時約2秒鐘。
d:吹氣完畢,立刻離開觸電者的口(或鼻)并松開觸電者的鼻孔(或嘴唇),讓他自行呼吸為時3秒鐘,吹氣掌握在每分鐘14-16次。
5.9.3:當觸電者心臟跳動停止后應用胸外心臟擠壓的急救方法,其操作步驟是:
a: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褲帶等解松,取出口腔內雜物。
b: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頭部充分后仰。
c:救護人跪在觸電者一側或騎跪在其腰部兩側,兩手相迭,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
d:掌根用力垂直向下擠壓,應壓陷3-4厘米,以每分鐘60次為宜。
e: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部自動復原。
5.9.4:通知醫(yī)務室人員及聯(lián)系車把觸電者送往最近醫(yī)院急救。
5.9.5:觸電急救中安全注意事項
a:觸電者未脫離電源時,救護人不得直接觸及觸電者的身體。
b:在使觸電者脫離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二次傷害。
c:觸電者脫離電源后,沒有致命的外傷只能認為是假死,要爭分奪秒地進行搶救,在送往醫(yī)院途中或請醫(yī)生過程中不得間斷搶救。
d:不準給觸電者注射腎上腺素(強心針)。
5.10.在緊急過程中,若有人員受傷,先由急救員臨時搶救處理,有必要通知地方醫(yī)院單位前來救援或及時將受傷人員送往醫(yī)院。
5.11.災后的復原作業(yè)標準
5.11.1.公司發(fā)生緊急事件后,救災組﹑搶救組任務一經完成,各職能部門—環(huán)境部﹑電工組﹑機械維修組應同時進入受災區(qū)域,并迅速開展本身的職能工作。
5.11.2.電房必須立即對所有受災害影響的電器設備進行全面的檢修,做好記錄,以待恢復供電。
5.11.3.后勤清潔組清掃﹑清潔受災區(qū)域的垃圾;清抹機械設備及所有受污染的生產設備。
5.11.4.機修組必須同時對所有機械設備進行檢修﹑保修,并在修好設備后,先空運載一段時間,始讓員工上崗生產,以確保員工的安全。
5.11.5.受災害區(qū)域之員工在設備修好之前須提前15分鐘到達其生產崗位,做好上崗前之準備工作。
5.12.災害調查報告:事故部門及總務部現(xiàn)場調查并提出報告,報告災害事故原因,時間,地點,通報人。報告災害損失,過程及責任者并提出處理意見和防范整改建議,結果最后由總務部將受災情形﹑處理結果報告,并立即召開災害檢討及加強預防措施,以作為改善依據(jù)。
5.13.如有需要通知員工值勤或從事?lián)尵热蝿?該任務員工應配合到勤或繼續(xù)加班,直到緊急災害完成,并能立即恢復生產狀態(tài)為止,特別是救災組人員接獲通知,有責任義務到勤。
5.14.定期進行演練
消防隊每年初擬定緊急應變演練計劃,并定期演練每年至少一次,視公司情況必要時加以修訂。
5.15.緊急應變設施維護
5.15.1.工程部規(guī)劃全公司“消防器材分布圖”,并按圖將消防設備擺放于各部門,各部門負責正確使用及維護.同時工程部統(tǒng)計好消防設備數(shù)量于“消防安全設備數(shù)量統(tǒng)計表”。
5.15.2.消防設備由工程部每月檢查保養(yǎng)一次,并將保養(yǎng)內容紀錄于“消防安全設備保養(yǎng)紀錄表”,標識于相應的登記卡,一旦缺失或失效,各部門應及時通知工程部補充或保養(yǎng)。
5.15.3.逃生路線圖
項目部提供平面布置圖給工程部,工程部負責更新出各生產廠逃生路線圖,附于各部門出入口或門口,各生產部門主管負責監(jiān)督員工了解逃生路線圖。
5.15.4.急救藥箱管理
各部門需求藥箱時提出申請,總務部核準,救護站按“急救藥品一覽表”負責提供,并每周檢查一次,看是否需增補藥品種類數(shù)量,同時紀錄于“急救藥箱檢查表”。
5.15.5.安全出口應急燈
電工組值班人員負責檢查,維修各部門安全出口應急燈,確保應變時清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