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車間崗位職業(yè)衛(wèi)生操作規(guī)程
為了加強員工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管理,預防、控制職業(yè)病危害,保障員工健康和相關權益,根據《用人單位職業(yè)健康監(jiān)護監(jiān)督管理辦法》和《工作場所職業(yè)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規(guī)定》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制定本規(guī)程。
本崗位在作業(yè)時會接觸的主要職業(yè)性有害因素包括粉塵、有毒有害化學物質。
操作人員需了解本崗位接觸的職業(yè)性有害因素,嚴格按照公司有關規(guī)定做好職業(yè)危害防護工作,如果您違反本規(guī)程,會給您的身體健康造成損害。
作業(yè)人員上崗前必須按照本崗位職業(yè)衛(wèi)生防護用品選用標準(工作服、防護手套、防護口罩、防護眼睛、安全帽)正確佩戴和使用。
作業(yè)人員如有身體不適等狀況,禁止上崗作業(yè)。崗位所在部門要根據女工在勞動中因生理特點造成的特殊困難,保護其健康,加強女工特殊勞動保護。
作業(yè)前必須認真檢查管道是否暢通,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現(xiàn)象,閥門開關是否操作到位。離心機底座是否穩(wěn)固,電機、皮帶設備是否完好,試車是否平穩(wěn)。
放料過程中應嚴格控制物料的流速,作業(yè)過程中攪拌物料用力要平穩(wěn),防止用力不均,導致物料濺落身體、設備和地面。
作業(yè)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作業(yè)流程和設備操作規(guī)程進行安全操作,轉鼓內的物料必須按照規(guī)定容量盛裝,嚴禁超裝,防止物料外溢。
在夏季時間操作,要合理安排高溫天氣的作業(yè)時間,盡量避開高溫時段作業(yè),同時要開啟通風設備,及時補充所需的鹽開水、清涼飲料等防暑降溫用品。
作業(yè)過程中如發(fā)生物料灑落、外溢、跑、冒、滴、漏等現(xiàn)象,必須及時清理干凈,清理工具及物料要妥善放置。
作業(yè)人員操作時內襯衣服應選擇寬松易吸汗的純棉或絲織面料的內衣,且不宜過于緊勒身體,防止作業(yè)時流汗過多導致身體虛弱或皮膚過敏瘙癢。
作業(yè)時如發(fā)生皮膚瘙癢等癥狀,不得直接用手或其他物品抓撓,應沖洗潔凈后操作。工作現(xiàn)場禁止飲食,如需飲食,應脫掉污染衣物,洗凈手和臉部至休息室方可飲用。
操作過程中發(fā)生物料濺落到身體,應及時清洗,如不慎沾落到皮膚,立即就近打開沖洗設備進行洗消并根據物料特性使用應急藥品,必要時進行就醫(yī)處理。
作業(yè)過程中如感覺身體不適癥狀,需立即報告部門主管并委托他人操作或安全停止作業(yè),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休息,必要時進行就醫(yī)處理。
作業(yè)人員應當對職業(yè)病防護用品進行經常性的維護、保養(yǎng),確保防護用品有效使用,防護用品無法使用或過期應立即上報部門主管重新領用。
對作業(yè)崗位通風裝置、泄漏報警裝置、急救用品、沖洗設備等防護設施和應急設施應按照公司有關規(guī)定進行經常性檢查和維護,發(fā)現(xiàn)損壞或短缺應及時報告所在部門主管,也可直接報告安環(huán)部。
作業(yè)人員須正確理解所在崗位職業(yè)病危害防治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熟記應急救援電話,要認真領會安全操作、化學品周知卡、職業(yè)危害告知卡、應急設施維護注意事項、事故應急預案、職業(yè)病防護措施等內容。
工作后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物料污染的衣服和工具,清洗后再用,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
保持作業(yè)場所整齊、明亮、視野開闊,人流通道保持暢通。地面干凈、無臟物、雜物,一切設備均應干凈、無油污、無積塵。設備每次用后均需清掃,保持整潔。
第2篇 電解車間各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一、電解車間崗位
(一)、出裝槽
1、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護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領口緊、袖口緊、下擺緊。
2、槽面人員應準確指揮吊車工作業(yè)。吊車進行負荷作業(yè)時,禁止在其下面他作業(yè)或停留。
3、用電解液沖洗槽底或補加電解液時,要勸告其他人員遠離作業(yè)區(qū)。開啟、關閉閥門是要緩慢,以防止壓力過大而沖破膠墊發(fā)生噴液;嚴禁憋液操作,以防止電解液飛濺傷人;若電解液濺入眼睛時,應立即用清水沖洗。
4、拍片作業(yè)時,必須戴好防護手套,以免被始極片邊緣割傷。
5、電解槽進行送電前,需確認槽內極板已裝好,液位正常方可拿掉短路銅棒。
6、槽底作業(yè)時,注意觀察槽底支架、管道、地溝及其他物品,防止碰傷或墜落。
7、提放槽內三天以上陰極時,應緩慢提起,以免扭傷腰部。
9、槽面作業(yè)過程中,嚴禁使用鐵、鋅等材料制作的工器具。
10、處理儲備架中未放好的極板時,須用專門工具,不得用手搬動。
11、在作業(yè)區(qū)上下樓梯時,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二)、酸泵運行
1、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護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領口緊、袖口緊、下擺緊。
2、遇有行車吊運作業(yè)時,禁止在其下面作業(yè)或停留
3、槽底作業(yè)時,注意觀察槽底支架、管道、地溝及其他物品,防止碰傷或墜落。
4、對電解槽補加電解液時,嚴禁憋液操作;打開或關閉閥門要緩慢,頭部側向一邊,防止酸液沖出傷人。
5、向電解槽內加電解液時,將加酸管深插至槽底,防止酸液濺出傷人。
6、融化添加劑及操作換熱器或蒸汽系統(tǒng)時,不得觸摸蒸汽管道及換熱片,以免燙傷。
7、添加、排放濃硫酸時,戴好防護面罩、防酸手套等防護用品。
8、開、關閥門不得用力過猛,以免發(fā)生噴液事故。
9、檢修電解液管道、蒸汽管道或風管時,應在所對應的閥門、泵上懸掛“禁止操作”警示牌。
10、不得直接用身體碰觸正在移動或轉動的設備。
11、在作業(yè)區(qū)上下樓梯時,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四)、種板作業(yè)
1、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護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領口緊、袖口緊、下擺緊。
2、吊車共聽從槽面作業(yè)人員的指揮。吊車進行負荷作業(yè)時,禁止在其下面作業(yè)或停留。
3、用電解液沖洗槽底或補加電解液時,要勸告其他人員遠離作業(yè)區(qū)。開啟、關閉閥門時要緩慢,以防止壓力過大而沖破膠墊發(fā)生噴液;嚴禁憋液操作,以防止電解液飛濺傷人;若電解液濺入眼睛時,應立即用清水沖洗。
4、種板下槽作業(yè)時,先檢查確認種板在吊鉤上已掛牢。
5、對電解槽進行送電前,需確認槽內極板已裝好,液位正常方可拿掉短路銅棒。
6、槽底作業(yè)時,注意觀察槽底支架、管道、地溝及其他物品,防止碰傷或墜落。
8、及時清除陽極板和種版的泡洗作業(yè)區(qū)樓梯、平臺的油漬,防止跌落。
9、在作業(yè)區(qū)上下樓梯時,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五)、鈦板處理崗位
1、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護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領口緊、袖口緊、下擺緊。
2、行車調運鈦板時,禁止在其下面作業(yè)或停留。
3、包邊作業(yè)時,要注意避免被小刀劃破手指。
4、打磨作業(yè)必須在安全范圍內進行,防止磨光鋼絲飛出傷人。
5、鈦板堆放要整齊穩(wěn)妥,與地面傾斜角度小于80度,防止鈦板倒地。
6、在作業(yè)區(qū)上下樓梯時,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六)、可控硅整流器操作
1、操作可控硅整流室內變壓器、交流濾波器、整流柜及高壓盤等時,必須站在絕緣橡膠墊上。
2、可控硅整流柜內的交流過壓吸收裝置、硅元件合快速熔斷器等運行時,嚴禁用手碰觸,以防漏電。
3、在測量和檢查主回流有關原件電壓和控制板觸發(fā)脈沖時,必須有兩人以上。
4、當某個整流原件燒壞或快速熔斷器熔斷時,必須停電后更換。
5、巡視整流室時,禁止進行任何修理工作。
6、巡視中若發(fā)現(xiàn)異常現(xiàn)象,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和電器點檢員或電氣維修人員。
7、整流室巡視完畢,必須關窗并上鎖,要是放在值班室內規(guī)定的地方。
(七)、行車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1、行車工須經專門安全技術訓練考試并有操作證者才能獨立操作。未經專門訓練和通過考試的,不得單獨操作。
2、開車前應認真檢查機械設備。電氣部分和防護保險裝置是否完好,靈敏可靠。如果控制器、制動器、限位器、電鈴緊急開關等主要附件失靈,嚴禁吊行。
3、必須聽從掛鉤起重人員(一人)指揮,正常吊運時不準多人指揮,但對任何人發(fā)動緊急停車信號都應立即停車。
4、行車工必須在得到指揮后方能進行操作,行車起動時應先鳴鈴。
5、操作控制器手柄時應先從零位轉到第一檔,然后逐級增減速度,換向時必須先回到零位。
6、當接近卷揚限位器大小車臨近終端或臨近行車相遇時速度要緩慢,不準用倒車替代制動、限位代替停車、緊急開關代替普通開關。
7、應在規(guī)定的安全走道、專用站臺或扶梯上行走和上下,大車軌兩側除檢修外不準行走,小車軌道嚴禁行走,不準從一臺行車跨越到另一臺行車。
8、工作停歇時不準將起重物懸在空中停留。運行中地面有人或落放吊件時應鳴鈴警告,嚴禁吊物在人頭上越過,吊運物件地面不得過高。
9、兩臺行車同時起吊一物件時,要聽從指揮,步調一致。運行時速度要緩慢,行車與行車之間要保持一定距離,嚴禁撞車。
10、檢修行車應??吭诎踩攸c,切斷電源,掛上禁止合閘的標志。
11、重噸位物件起吊時,應先稍離地試吊,確認掛平穩(wěn),制動良好,
然后升高緩慢運行,不準同時操作三只控制器。
12、行車運行時嚴禁有人上下,也不準運行時進行檢修和調整機件。
13、運行中發(fā)生突然停電,必須將開關手柄放置到零位,起吊件未放下或索具未脫鉤不準離開駕駛室。
14、行車工必須認真做到十不吊:
1)超過額定負荷不吊。
2)指揮信號不明、重量不明、光線暗淡不吊。
3)吊繩和附件捆綁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4)行車吊掛重物直接進行加工的不吊。
5)歪拉邪掛不吊。
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放有活動物的不吊。
7)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
8)氧氣瓶、乙炔發(fā)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不吊。
9)帶棱角塊口未墊好不吊。
10)管理人員違章指揮不吊。
15、下班時首先切斷電源,進行行車清潔工作。
(八)制液(溶銅器)崗位
1、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護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領口緊、袖口緊、下擺緊。
2、開機前要先檢查電器設備及循環(huán)套是否下常。
3、每一次開機,溶銅器內溶液不得放的太滿,以免開機后溶液滿出來傷人。
4、起吊銅料過程嚴禁下面有人。
5、加料過程要集中精力,以免銅料刺傷臉部或眼睛。
6、換液、加液、補液過程必須認真檢查管道,開啟關閉閥門要緩慢,以防壓力過大沖破膠管發(fā)生噴液;
7、若有電解液濺入眼睛時,應立即用清水沖洗。
8、停機后,必須將溶銅器及管道內溶液排放干凈并用清水沖洗,以免溶液結晶堵塞管道和泵。
9、不得直接用身體觸碰下在移動或轉動設備。
10、在作業(yè)區(qū)上下樓梯時,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二、凈化崗位
(一)、脫銅循環(huán)
1、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護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領口緊、袖口緊、下擺緊。
2、行車吊運物品時,禁止在其下面作業(yè)或停留。
3、吊車工聽從槽面人員的指揮。吊車進行負荷作業(yè)時,禁止在其下面操作或停留。
4、用電解液沖洗槽底或補加電解液時,要勸告其他人員原理作業(yè)區(qū)。開啟、關閉閥門要緩慢,以防止壓力過大而沖破膠墊發(fā)生噴液;嚴禁憋液操作,以防止電解液飛濺傷人;若電解液濺入眼睛時,應立即用清水沖洗。
5、硅整流送電前必須先開排風機,槽面停電后排風機必須延遲30分鐘以上才能停機,防止中毒。
6、出裝槽時,須確認該系統(tǒng)已停電30分鐘,否則不得吊開槽蓋。
7、裝槽完畢,須確認槽內陰、陽極板已裝好,槽內已充滿溶液,并已蓋上槽蓋。
8、槽底作業(yè)時,注意觀察槽底支架、管道、地溝及其他物品,防止碰傷或墜落。
9、操作換熱器或熱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時,不得觸摸換熱片及管道,防止燙傷。
10、對脫銅槽面進行沖水和檢查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通知配電室停電并報告。
11、不得直接用身體觸碰正在移動或轉動中的設備。
12、在作業(yè)區(qū)上下樓梯時,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二)、粗鎳崗位
1、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防護手套等。工作服做到領口緊、袖口緊、下擺緊。
2、行車吊運物品時,禁止在其下面作業(yè)或停留。
3、吊車工聽從槽面人員的指揮。吊車進行負荷作業(yè)時,禁止在其下面操作或停留。
4、槽、罐底作業(yè)時,注意觀察槽、罐底支架、管道、地溝及其他物品,防止碰傷或墜落。
5、使用反應釜時應注意釜提及蒸汽管路、閥門的高溫、泄露,以防事故。
6、向反應釜中補液時,應在放空條件下補液,注意檢查管路是否有泄漏情況,以防傷人。
7、測量相對密度(比重),應在反應釜攪拌槳完全停止后進行,通過反應釜取樣口時防止高溫高酸液體濺落傷人。
9、抽送濾液或者回收酸時,管道必須扎牢,以防逃液或溶液飛濺傷人。
10遵守安全用電規(guī)程,勿用濕手操作電鈕,用行車起吊時,不得同時按下相反方向控制按鈕。
11、不得直接用身體觸碰正在移動或轉動中的設備。
12、在作業(yè)區(qū)上下樓梯時,要集中精力,抓牢扶手。
第3篇 乳油、水劑車間續(xù)瓶崗位操作規(guī)程
1、準確領料并擺放整齊,仔細檢查所領物料與當班所需是否相符。
2、放瓶前仔細檢查輸送帶運轉是否正常。(輸送帶寬度與瓶大小是否相符。)
3、放瓶時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壞瓶、錯瓶、掉簽應及時剔出并整理退回倉庫。
4、放瓶做到快速準確,不倒瓶。
5、保持現(xiàn)場整齊干凈。
6、當班結束及時點清余料退回倉庫。
本崗位對生產中可視壞瓶、錯瓶、掉簽、標簽與物料不符等問題負責。
第4篇 乳油水劑車間灌裝崗位操作規(guī)程
1.開機前仔細檢查管道、閥門、電器線路、開關是否完好。所開閥門是否正確。同時初步調整計量。
2.調瓶使用的瓶子要重復使用。
3.嚴格消除滴漏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檢修。
4.隨時抽查計量,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整,確保計量準確穩(wěn)定。
5.單品種生產結束時及時清理余料,防止混灌。
6.隨時清理現(xiàn)場和設備,保持干凈整潔。
7.當班結束,關閉所有電器開關和閥門。
本崗位對計量不準、藥液滴漏、余料未及時清理造成的混灌、灌裝瓶子浪費等負責;對灌裝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安全負責。
第5篇 液體車間包裝崗位操作規(guī)程
1. 結合生產配料單和標簽領取并粘好包裝桶,首先檢查包裝桶是否有掉耳、桶口是否不圓等現(xiàn)象,若無此類現(xiàn)象再粘貼標簽。
2. 粘貼標簽:標簽統(tǒng)一粘在焊縫對面,通訊地址正下方,上邊緊鄰郵政編碼3字,右邊緊臨bss的b字。
3. 通知成品庫管檢查是否有以前生產的零頭產品,若有,應同新生產的涂料一起進行出料包裝。必要時應倒入成品罐中重新攪拌。
4. 接好出料管及過濾器,打開成品罐的閥門,開啟出料泵的電源,調整出料泵的轉速,進行包裝。最后進行出料泵、出料管及過濾器的清洗。
5. 將所出的第一桶涂料重新倒入成品罐中,重量校驗完畢后進行正式出料包裝。
6. 罐裝計量:按照計量最小誤差準確計量(固定磅秤砝碼),對灑在桶口外的涂料,立即用干抹布擦凈。
7. 封口:首先把桶蓋完全扣在桶口上,用封口器分三個不同方向下壓進行封口,使用封口器時要輕拿輕放。
8. 包裝好的成品應整齊堆放在相應位置,包裝桶要按照標簽朝前的同一方向放好。
9. 高度最好不能超過5個桶高,零頭碎料不封蓋放在平旁邊。用不完的包裝桶應交還給庫管。
10. 由成品庫管對包裝的重量進行抽檢,每罐料至少要抽檢5桶,檢查桶外部清潔度,標簽是否粘貼在規(guī)定的位置并保證端正。同時對成品庫管進行考核。
11. 所有操作人員都必須保持工作現(xiàn)場和設備的衛(wèi)生整潔,及時注意設備的運轉情況,如有異常及時通報設備機修班或車間主管。
第6篇 糖化車間粉碎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1、開車前要戴好口罩穿好工作服扎緊袖口。
2、開車前檢查設備有無問題潤滑油是否裝滿附近的障礙物是否清除干凈然后再啟動。粉碎前必須空車運轉機械運轉正常后方可下料粉碎。并要巡回檢查不得離開現(xiàn)場。
3、粉碎機的護欄、護罩不得隨便拆卸設備發(fā)生故障時必須停車檢修切斷電源掛禁止合閘標志牌嚴禁不停車伸手檢修。
4、下料時料門應由小到大開啟不可過猛調整粉碎度校正磨輥,應由遠及近緩慢進行。
5、磁選器、震動篩要經常檢查清理防止硬物鐵塊、石塊等進入粉碎機每班應將雜物清除干凈。
6、粉碎室內禁止吸煙、禁止吃飯飲水。
7、除塵器要定期清理更換布袋防止粉塵爆炸。
8、工作完畢應及時清掃現(xiàn)場保持機器干凈。
9、檢查各進出料口或粉碎度時要用接料鏟檢查嚴禁將手伸入設備內。
第7篇 回收車間崗位操作規(guī)程
1、工藝流程
由煤焦車間來的荒煤氣約75-85℃,首先經氣液分離器進行分離,焦油氨水等入機械化焦油氨水澄清槽進一步澄清分離,煤氣入初冷器進行初步冷卻,冷卻后的煤氣溫度為:21℃,然后經電捕焦油器捕焦油后進入離心式鼓風機加壓,送往后工序。
鼓風后煤氣從脫硫塔下部進入,與塔頂噴灑的脫硫液逆流接觸吸收煤氣中的h2s,被吸收了h2s的焦爐煤氣h2s含量不大于100mg/nm3,脫硫后煤氣送往氨回收工段。
脫硫后煤氣進入新型陶瓷填料洗氨塔,用蒸氨廢水,軟水洗氨,洗氨后煤氣中的氨含量降低到50mg/nm3以下。
來自氨回收工段含苯的焦爐煤氣,從洗苯塔底部入塔,與塔頂噴淋的循環(huán)洗油逆流接觸,煤氣中的苯被循環(huán)洗油吸收降至4g/nm3以下,然后送出車間,供焦爐及電廠等用戶使用。
各工序中產生的污水由產生點集中加壓送往污水處理站,污水處理流程分預處理階段,生化處理階段和后處理階段,采用厭氧——好氧法處正是后的污水用于熄焦。
2、原材料特性
2.1焦爐煤氣的組成
甲烷 23—28% 烷烴 2—4% 氫氣56—60%
氮氣 3—7% 二氧化碳 1.5—3.0%
氧氣 0.3—0.8% 一氧化碳 5—8%
2.2 煤氣中各種雜質的含量:
苯 25—40克/nm3 萘 10—15克/nm3
氨 7—12g/nm3 硫化氫 3—10克/nm3
焦油 80-120克/nm3 氧化氮 0.2-0.7克/nm3
氰化氫 1-2克/nm3
2.3 煤氣凈化外供的質量標準
焦油及灰塵≤1000mg/ nm3 硫化氫≤1000mg/ nm3
氨 ≤500mg/ nm3 萘 ≤400mg/ nm3
苯 ≤4g/ nm3 氧 ≤1%
熱值 >;17.56mj/ nm3
2.4 焦爐煤氣化產品產率
焦油 3.5—4.0% 粗苯 1%
2.5 煤氣的性質
無色、臭味、標準狀態(tài)下密度0.46—0.50kg/ nm3
著火點 600—650℃ 熱值 16.7—18.8mj/ nm3
爆炸范圍 5.6—30.4% 自然點 648℃
第8篇 電鍍車間特殊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怎么寫
電鍍操作必須熟悉所使用設備的使用方法及設備的構造性能和維護方法。
非本工作人員未經培訓的不能隨便操作。
一、 安全用電規(guī)程1.導電線必須有足夠的絕緣搶斷和機械強度,電線應有保護套管。
2. 工作完后或發(fā)生故障而停電時,要切斷電源,蓋好鍍槽, 風機防止突然來電時,引起人身事故或燒壞電氣設備甚至火災。
3. 電氣設備的非帶電金屬部分應作接地零處理。
照明采用安全電壓。
4. 一般不應負荷斷電和接電時,應先斷相線(火線),后斷零線。
接線時,應先接零線,后接相線。
5.手或腳潮濕有水時,不應該接觸電氣設備。
6. 發(fā)現(xiàn)有人觸電人員應立即斷開電源,進行人工呼吸救護,并立即找醫(yī)護人員。
7. 發(fā)現(xiàn)電機有一相保險絲燒斷時,應立即將開關斷開。
否則,點機會因單相運轉而損壞。
8. 不準用銅絲代替保險絲。
9.漏電現(xiàn)象應由電工排除,不準自行修理。
10.電源電壓過低或很不穩(wěn)定時,不要開啟電機或其他電器設備。
11.不得隨便進入有危險標志的有電場所。
12.嚴禁在電氣設備上懸掛雨具或坐立。
觸電急救:
1、如觸電時,不可用手或其它導電物將觸電者拉開,應用絕緣物如木棒等將人撥開,或切斷電源。
2、如觸電者已失去知覺,或停止呼吸時,應使他仰臥地上,運用人工呼吸法,使他恢復呼吸,然后灌飲白酒,則易于恢復知覺,此后送往醫(yī)院癥治。
3、如有電灼傷時,可用燙傷膏涂于患處或者送醫(yī)院包扎。
第9篇 乳油粉劑懸浮劑車間投料工崗位操作規(guī)程
1.投料前仔細檢查各處管道、閥門是否完好,出口閥門是否關閉。
2.認真閱讀投料單,核實各種原材料的種類和含量,檢查所領物料稱重是否準確。
3.每單物料如實過稱,減皮稱取,并認真填寫投料單。
4.嚴格按產品配方和工藝流程進行操作,不得隨意顛倒,偷工減料。
5.認真觀察每種原料的特性(含水量等),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向主管領導匯報。
6.從反應釜上部取樣,為化驗室及時提交合格的小樣,并填好待檢通知單。每次取樣完的瓶子必須倒放控凈。
7.經檢驗合格后的物料才能打入儲罐,并及時標明品名、批號等。
8.裝料的桶、袋要空倒干凈。對結塊原料要嚴格篩選。
9.設備運轉時必須有人看守,發(fā)現(xiàn)異常立即報告。
10.剩余的原料要及時作好標記并退回倉庫。
11.每班結束后必須關閉所有閥門和電器開關,打掃現(xiàn)場。
本崗位對以下情況負責:
1.投錯料且不及時上報的;
2.送樣不規(guī)范的,取樣瓶未控干凈;
3.未按工藝規(guī)范操作的;
4.稱料不認真,投料單填寫不認真、不規(guī)范的;
5.余料處理不及時的;
6.對料桶、料袋未空干凈就丟棄的;
7.對設備因無人看守而出現(xiàn)事故的;
8.投料結束后未打掃干凈工作場地的。
第10篇 乳油水劑車間續(xù)瓶崗位操作規(guī)程
1、準確領料并擺放整齊,仔細檢查所領物料與當班所需是否相符。
2、放瓶前仔細檢查輸送帶運轉是否正常。(輸送帶寬度與瓶大小是否相符。)
3、放瓶時仔細檢查,發(fā)現(xiàn)壞瓶、錯瓶、掉簽應及時剔出并整理退回倉庫。
4、放瓶做到快速準確,不倒瓶。
5、保持現(xiàn)場整齊干凈。
6、當班結束及時點清余料退回倉庫。
本崗位對生產中可視壞瓶、錯瓶、掉簽、標簽與物料不符等問題負責。
第11篇 東礦車間皮帶司機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
第一章總則
1、必須遵守礦山一般安全規(guī)程。
2、使用通用設備、工具時必須遵守其安全規(guī)程。
3、必須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技術、操作等專業(yè)技術知識及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規(guī)章制度,經考試合格后,方可持證上崗。
4、必須熟悉和掌握所操作設備的構造、性能、工作原理、技術標準及要求。
5、工作中,嚴格執(zhí)行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確認制和各種規(guī)章制度。
第二章交接班要求
1、提前10分鐘到達工作崗位。
2、交接班必須在崗位上進行對崗交接,交、接雙方必須按照交接班記錄簿上的具體交接內容對作業(yè)現(xiàn)場逐項進行檢查、核對,最后交、接雙方必須在記錄簿上簽字,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向調度或班長報告按要求處理。
3、具體交接內容如下:
生產 | (1)交清生產任務完成情況 (2)交清作業(yè)現(xiàn)場情況 (3)交清本班在生產上存在的其它問題 |
安全 | (1)交清絕緣保護用品及工具情況 (2)交清設備安全設施檢查情況 (3)交清隱患整改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4)交清班組及車間安全指令 ⑸ 交清工作崗位的環(huán)境衛(wèi)生清掃情況 |
設備 | (1)交清設備的運行情況 (2)交清設備潤滑、維護點檢情況 (3)交清設備隱患情況 |
第三章轉車前安全檢查
1、檢查所有設備、設施上的各種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可靠。
2、檢查梯子、平臺、踏板、欄桿、扶手等有無斷裂、開焊、缺損等缺陷。
3、檢查下料口是否有物料將漏子堵塞。
4、檢查設備周圍是否有人在工作。
5、檢查電機、減速機、逆止器、聯(lián)軸器及驅動輪是否正常。
6、檢查所轄區(qū)域內各部照明以及各種電氣線路是否正常,有無缺陷。
7、檢查各部電氣儀表、電鈴、照明、開關、旋鈕等是否正常靈敏可靠。
8、檢查襯板、攔板清掃器、托輥是否磨損到限。
9、檢查滾筒有無裂紋,皮帶有無刮傷及接頭處狀況。
10、檢查漏前漏后有無異物,托輥狀況及擋皮襯板磨損程度。
11、檢查尾部皮帶滾筒磨損程度及離地是否達到150毫米高度,鋼繩張緊車、減速機、電機狀況。
12、檢查各部螺絲緊固程度及各軸承潤滑狀況,清掃器是否牢固有效。
13、檢查各種信號設施以及電視監(jiān)控設施等是否靈敏可靠。
14、檢查露天平皮帶機的基礎有無塌陷等缺陷。
15、檢查露天平皮帶機跑車的車輪、軌道等有無斷裂、松動等缺陷。
16、檢查平皮帶機跑車軌道上及跑車作業(yè)范圍內有無影響作業(yè)的障礙物。
17、按點檢標準進行點檢,填好點檢卡,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反饋。
第四章操作規(guī)程
第一節(jié)轉車
1、確認所在崗位的電氣、機械設備等各部均正常。
2、將聯(lián)鎖開關置于聯(lián)鎖位置,事故開關處于開車狀態(tài)。
3、與調動、相關崗位聯(lián)系確認正常后,由調度下達轉車指令。
4、調度下達轉車指令后,響鈴三分鐘在操作臺上按順序啟動設備。
5、設備啟動后,觀察各部儀表指示值是否正常。
6、轉車時發(fā)現(xiàn)信號不響及時通知調度找電氣處理。
7、在設備安全正常的前提下,報告牽引機司機,責任區(qū)設備正常,可以轉車。
第二節(jié)停車
1、調度下達停車指令后,響長鈴停車預報,在操作臺上按順序停車,各開關儀表回到零位。
2、停車后通知調度。
第三節(jié)停車清掃
1、對責任區(qū)環(huán)境衛(wèi)生,設備衛(wèi)生進行認真清掃。
2、對所屬設備擦抹干凈。
3、清理工具,按指定地點擺放整齊。
4、按規(guī)定填寫交接班記錄和tpm記錄,做好交接班準備工作。
第四節(jié)運行中應注意事項
1、轉車后,要立刻觀測皮帶上、漏中料流變化情況。
2、隨時檢查電機、減速機運轉情況及溫升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聲音及時向調度匯報,通知有關人員檢查處理,以防發(fā)生設備事故。
3、工作中發(fā)現(xiàn)減速機油溫過高、油量少,必須進行檢查處理,否則不準轉車。
4、調度下達停車指令后,將皮帶料轉完后,停車并報告調度。
5、按規(guī)定填寫崗位記錄。
6、每小時檢查主電機軸承、繞組和換向器、減速機及各固定螺絲是否齊全完好,運轉時是否有不正常噪聲和振動。
7、檢查聯(lián)軸器和驅動輪運行情況及各軸承溫升等。
8、經常檢查各安全裝置,保證完好可靠。
9、巡回檢查皮帶各托輥狀況及皮帶過鐵、跑偏等情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10、檢查漏子是否堵塊堵漏,欄板是否脫槽。
11、生產工具及照明是否齊全,工作區(qū)內有無影響生產的雜物。
12、經常檢查膠帶狀況,尤其是接頭處。
13、經常檢查傳動滾筒,改向滾筒及聯(lián)軸器等情況應完好。
14、經常檢查皮帶機架結構,托輥和及各軸承瓦座狀況等零部件是否完好齊全,基礎螺絲是否完好。
15、經常檢查各安全裝置,保證完好可靠。
16、檢查各漏斗、皮帶上、卸料車軌道上是否有雜物。
17、檢查襯板、欄板、清掃器有無到限,螺絲是否松動。
第五章安全技術規(guī)程
第一節(jié)技術要求
1、正常運轉時,皮帶應保持2.0-2.5米/秒速度運轉。
2、減速機、主電機軸承溫升不得超過70度。
3、各部軸承溫升不得超過60度。
第二節(jié)使用和維護
1、開停設備必須聽從調度指揮(事故停車例外),按時檢查設備運轉情況、有操作牌方可開車。
2、電氣設備發(fā)生故障時,通知調度和有關人員進行處理,嚴禁私自修理,不準帶隱患作業(yè)。
3、嚴禁皮帶機帶負荷啟動,因事故滿負荷停車時必須將皮帶上的礦石卸下一半以上方可轉車。
4、設備檢修時必須換取電源牌。設備檢修及崗位處理故障時,要與調室及上下相關崗位聯(lián)系確認,啟動開關恢復到零位,停電確認后,嚴格執(zhí)行工作牌制度,并設專人監(jiān)護。
5、不準用木楔等物件強行啟動磁力開關,以防緊急況下不能停車。
6、非本崗位操作人員禁止搬動操作盤上的各種開關等。
7、未經調度及本崗位允許,嚴禁他人開停設備。
8、嚴禁將啟動壓扣別住運行。
9、更換托輥、清掃器、襯板,必須兩人以上方可作業(yè),并且要與司機聯(lián)系好,橫好事故開關,交換工作牌后,方可作業(yè)。
10、皮帶打滑時,嚴禁用手拉、腳蹬、壓杠子等方法處理,必須停車處理,禁止轉車時打皮帶油。
11、皮帶跑偏時,嚴禁用鐵、木棒擋著正在運轉的皮帶。
12、在高處作業(yè)或下漏子作業(yè)時,要系好安全帶;捅漏子時必須站穩(wěn),將撬棍放在身體側面作業(yè),如需進入漏子內處理,必須與調度室及上下工序崗位聯(lián)系好,關掉電源,停好皮帶,并設專人監(jiān)護。
13、除塵設備必須在主體生產設備停車10分鐘后方可停車。
14、必須按規(guī)定認真詳細填寫各種生產記錄、圖表等,下達的各項生產指令必須明確詳細清楚,不得敷衍了事。
15、開動平皮帶機跑車時,必須對跑車的作業(yè)范圍進行認真觀察,確認無誤后,方可開車。
16、皮帶運轉時,嚴禁進行清掃、 打泥疙瘩及處理故障,不準往電器設備上灑水。
17、設備運行中,禁止擅自離崗;禁止打盹、睡覺及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上一頁12下一頁第三節(jié)安全操作要求
1、皮帶機運行中,禁止任何人員進入巷道。
2、禁止手潮濕或手持潮濕物時檢查和操作電器設備。
3、嚴禁乘坐、鉆、跳、跨皮帶及用皮帶運送物品。
4、不準從高空往下扔東西。
5、設備運行檢查時,選好站位,扎緊衣襟、袖口,防止機械絞傷。
6、兩人共同搬運物件時,步調應一致,互相聯(lián)系確認好,不得用力過猛。
7、不準轉車注油,防止絞入。
8、設備運轉時,禁止移動、拆卸安全裝置、安全設施。
9、信號不明,聯(lián)系不清楚,禁止起動設備。
10、作業(yè)現(xiàn)場,必須有充足的照明。
11、禁止依靠或坐立在安全設施上。
12、所有電氣設備、設施的接地保護線必須處于良好工作狀態(tài)。
13、上下梯子時,應站穩(wěn)扶牢;禁止從各種設備上、梯子、平臺、走臺、欄桿等處跨越及跳上跳下。
14、禁止從運行中的各種設備上部跨越、底下穿越。
15、禁止觸摸或靠近無安全防護裝置正在運轉的設備各部位及絕緣情況不明的各種電氣線路。
16、發(fā)生各類事故或雨、雪、霧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威脅正常生產時,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領導及有關部門匯報,并采取措施,組織有關部門和人員進行搶救搶修等。
17、當班工作結束后,必須將本班的生產情況認真詳細地下一班工作人員進行交接,做好室內的文明生產。
第六章技術性能
第一節(jié)皮帶運輸機技術性能
項目 | 技術?參?數 |
皮帶機寬度(mm) | b1400b1200(適用“gx”系列) |
傳動輥筒直徑(mm) | ¢1640 ¢1400 ¢1250 ¢1000 ¢800 |
托輥直徑 | ¢108 ¢159 |
改向輥筒直徑:mm | ¢1400 ¢1250 ¢1000 ¢800 ¢630 ¢500 ¢400 |
皮帶機速度:m/s | 2.0-2.5 |
皮帶機坡度 | 小于20度 |
項目 | 技?術?參?數 |
帶寬(mm) | b1600 |
輥筒直徑(mm) | ¢1000?¢800 |
減速機型號 | zs1450zl1000 |
速比 | 125 40.17 |
電機型號 | y280s-8 y225m-8 |
功率(kw) | 37?22 |
第三節(jié)主要設備技術性能
項?目 | 技?術?參?數 |
減速機型號 | k1129 xp900sk281 zl1150 dcy450 dcy500 dcy560 dcy630 zl1000 |
減速機速比 | 30、35.5、22.4、20、25、14、40、17 |
稀油站型號 | xyz-63xyz-125 |
逆止器型號 | nfn130?nfs95?nfs100?nfn270 |
電機型號 | jr1510-8 js116-6 yrkk500-6 y400-50-6 y280s-6 ykk4504-6 ykk4004-6 js148-8 js115-6 yrkk450-6 |
電動機功率(kw) | 475 95 37 560 315 240 75 45 450 250 16 22 355 |
第七章事故預防與處理
名稱 | 預 防 措 施 | 處?理?方?法 |
皮帶打滑 | 皮帶拉緊張力小,滾筒表面有水或冰。 | 增加皮帶接緊裝置的張力,調整皮帶拉緊裝置或在轉動滾筒上包膠帶或加墊。 |
皮帶跑偏 | 托輥中心位置不正,下礦偏于皮帶一側,皮帶接頭不正,滾筒表面粘泥、掛冰頭、尾輪軸線不平行。 | 調整托輥中心位置,調整給礦裝置。重新膠接皮帶。清除滾筒表面泥和冰。調整尾輪絲桿。 |
皮帶接頭開膠 | 膠接質量差,拉緊裝置拉力過大,嚴重跑偏卡住皮帶,負荷過大,頭尾輪及導向輪與皮帶間夾有雜物,重負荷啟動。 | 嚴把膠接質量關。調整皮帶拉緊裝置。減少給礦量,清除輪面上的雜物。卸掉皮帶上的2/3以上的物料再進行啟動。 |
劃皮帶啃皮帶 | 溜子下礦處掉鐵劃皮帶 托輥掉劃破皮帶 托輥支架損壞、劃破皮帶 皮帶跑偏或堵溜子 | 注意撿鐵。 經常檢查托輥運轉情況。 經常檢查托輥運轉情況。 調整跑偏,發(fā)現(xiàn)溜子堵塞及時處理。 |
壓皮帶 | 負荷過大,重負荷啟動 有異物卡住皮帶拉緊張力小、滾筒表面結冰或有水打滑。 | 減少給礦量。卸掉皮帶上2/3以上的物料再進行啟動。清除異物。調整皮帶拉緊裝置,增加拉力清除滾筒表面冰和水。 |
堵溜子 | 物料中有大塊礦石或木頭進襯板或托輥。皮帶自動停壓皮帶。 | 停車清除大塊礦石或木頭。清除礦石、襯板、托輥。 |
軸承熱或抱軸 | 潤滑油中斷或油管脫落 礦物進入軸承內 油泵停、油路堵塞 | 當軸承熱時,不應立即停車,要用油或水降溫后再停車,避免發(fā)生中軸與軸承抱死或軸承嚴重磨損的嚴重后果。 |
突發(fā)異音 | 襯板松動 | 停車檢查處理松動襯板 |
發(fā)生強烈聲響和撞擊聲 | 齒輪嚙合間進入雜物齒輪打牙 基礎螺絲折斷或松動。 | 清除雜物 更換齒輪 |
電機接手掰壞 | 底腳螺絲缺 底腳螺絲松動,折斷 | 經常注意檢查電機運轉情況 |
電機電流不穩(wěn)定 | 電刷子冒火 聯(lián)軸器安裝不正 齒輪嚙合不好 電路有故障 | 找電工檢查處理 找檢修人員處理 調整間隙 找電工檢查處理 |
燒電機 | 長時間單項運行 | 找電工處理 |
油壓力過低 | 油泵到限 過濾器堵塞 油質過低 | 找檢修更換 找檢修檢查處理 |
皮帶自動停 | 電機接手掰壞。 電機燒。 電路有故障。 | 找電工更換。 找電工檢查處理。 |
上一頁12下一頁
第12篇 檢修車間鉗工崗位安全操作規(guī)程
1崗位簡述
1.1鉗工(普通鉗工):對零件進行裝配,修整,加工的人員。
1.2機修鉗工:主要從事各種機械設備的維護修理工作
1.3工具鉗工:主要從事工具、模具、刀具的制造和修理。
1.4一般鉗工兩大類:
1.4.1機械維修鉗工 。
1.4.2裝配鉗工(高級鉗工、模具鉗工、工具鉗工、維修鉗工、機修鉗工、劃線鉗工、電器鉗工、劃線鉗工、鈑金鉗工、安裝鉗工等等),但是鉗工主要是以銼刀、鉆、鉸刀、老虎鉗、臺虎鉗為主的工具進行裝配和維修的技術工人 。
2一般規(guī)定
2.1負責選礦廠機械設備的檢修、點檢、維護工作。
2.2保證生產設備、機械設施的正常運行。
2.3保證備用設備的完好率在95%以上。
2.4認真詳細做好設備保養(yǎng)、維護、點檢、維修記錄。
2.5負責各區(qū)設備、設施的裝配、拆卸工作。
2.6努力完成下達的修舊利廢任務。
2.7嚴格執(zhí)行并遵守公司、選礦廠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guī)程。
2.8認真完成分配的其它臨時性工作。
3設備技術參數
3.1材料為高強度鑄鐵ht200~250工作面硬度為hb160~210。經過兩次處理(人工退火600℃~700℃和自然時效2~3 年),使該產品的精度穩(wěn)定,耐磨性能好。
3.2按國家標準計量檢定規(guī)程執(zhí)行,分別為0,1,2,3級四個級別。
3.3200mm×200mm—2000mm×4000mm(特殊規(guī)格可根據需方圖紙制作或雙方商定生產加工)
3.40級1級平板平臺在每邊為25㎜平方的范圍內不少于25點。2級平板平臺在每邊為25㎜平方的范圍內不少于20點。 3級平板平臺在每邊為25㎜平方的范圍內不少于12點。
4工作前準備
4.1使用帶把的工具時,檢查手柄是否牢固、完整。
4.2手錘必須有鐵楔,掄錘的方向要避開旁人。
4.3工作前一定要檢查扳牙,扳牙架,絲錐和絲桿是否有損壞裂紋。
5運行中操作
5.1用虎鉗裝夾工件時,要注意夾牢,不應在虎鉗手柄上加套管子板緊或用錘子敲擊虎鉗手柄,以免損壞虎鉗或工件。工件應盡量放在虎鉗中間夾緊,銼削時不準摸工件,不準用嘴吹工件,應該用專備的刷子清除。
5.2使用手電鉆時要檢查導線是否絕緣可靠,要保證安全接地,要帶絕緣手套
5.3用手鋸時鋸條要上正,拉緊不能用力過大、過猛,不可用力重壓或扭轉鋸條,材料將斷時,應輕輕鋸割。
5.4鉸孔或攻絲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折斷鉸刀或絲錐。
5.5使用砂輪機刃磨刀具時,必須按砂輪安全操作規(guī)程進行。
5.6裝配時,笨重零件的搬用應量力而行,裝配清洗零件時,注意不要接近火種,用油加溫軸承時,溫度不得超過200℃,以防火災。
5.7工件支撐一定要穩(wěn)固、平穩(wěn),在支撐過程重要隨時加木墊。
5.8大工件翻身調面,必須有起重工具并加木墊。
5.9鋸條不宜過松過緊,以免斷裂。
5.10鋸切工件用虎鉗夾持時,鋸切位置不宜伸出過長。
5.11工作完畢或因故離開工作崗位,必須將設備和工具的電、氣、水、油源斷開。工作完畢,必須清理工作場地,將工具和零件整齊地擺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6特殊情況處理
6.1因某因素發(fā)生砸傷、燙傷、燒傷時,應立即就醫(yī)。
6.2當因油類發(fā)生起火時,應立即用細砂、濕棉布、或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滅。
6.3當因電短路引起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然后用干粉滅火器進行撲滅。
7停車操作
7.1工作完成后正常停車時,應及時通知操作崗位或相關負責人進行試開車。
7.2待開車后檢查確定正常后,清理現(xiàn)場方可離開。
7.3因故暫時停止維修時,必須將設備和工具的電、氣、水、油源斷開,并上“正在維修,禁止作業(yè)”警示牌。
8安全注意事項
8.1正確使用夾頭、套管、鐵楔和鑰匙,不準亂打亂砸。
8.2發(fā)生事故后保護現(xiàn)場,拉掉電閘,并向有關人員報告。
8.3清除鐵屑,必須使用工具,禁止手拉嘴吹。
8.4工件鋸割開始或快切斷時,須輕輕推鋸,以防滑出碰手或是鋸條斷裂。
8.5鉆孔使工件必須用虎鉗夾住,嚴禁用手握住進行,鉆孔將要穿透時,應十分小心不可用力過猛。
8.6鏨子頭部不準淬火,不準有飛刺,不能沾油,鏨削時要戴眼鏡。